首页>热点 > 正文

长远锂科:一季度产品供不应求4万吨新增产能最快5月满产

时间:2022-03-29 12:39:50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9143   

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高景气带来的利润增长,国内头部厂商2022年新增产能陆续释放3月28日下午,长远锂科以99.98%高票同意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条件的议案》会后,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正极材料产能布局,原料上涨以及竞争格局等与财联社记者进行了交流

长远锂科:一季度产品供不应求4万吨新增产能最快5月满产

国内三元正极市场目前格局较为分散,尚未有绝对龙头出现,前三名公司份额均在10%上下,今年扩产后份额均会提高一季度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电池厂商都抢着要公司新增释放出来的产能,同比产销量增长较快,单吨利润由1.6万元/吨升至2万元/吨左右,一期4万吨项目预计最快今年5月份实现满产,参照一期项目建设进度时间表,二期4万吨项目或有望明年一季度陆续释放产能,长远锂科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据公司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32.5亿元,用于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二期项目的最新进展,上述负责人介绍称,公司在建的 4 万吨二期项目是跟一期一样分两个厂,现在北边厂房都已经封顶,南边厂房基础工程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投产,明年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增长,另外 6 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目前已经在进行厂房建设,预计在2023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公司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产线满负荷运行,根据下游客户订单需求,预计今年还将保持满产满销的趋势

对于为何考虑布局磷酸铁锂项目,该负责人表示,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性价比还是挺高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其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成为众多整车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公司在磷酸铁锂业务上,与三元业务有部分客户重叠,已有客户向公司提出了订单需求

另外,基于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公司因此进行相应布局6万吨的产能规划在业内属于起步规模,考虑到这块市场产能扩张较快,我们还是小心翼翼的切入这个领域

目前公司拥有麓谷基地,铜官基地和高新基地三个生产基地尽管长远锂科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连续多年处于市场第一梯队,但其市场份额尚处于波动状态面对同行业各主要正极材料供应商均在相继进行产能扩张,积极抢占市场,公司亦加速产能的建设进度

不完全统计显示,三元正极方面,2020年CR3为35%,CR5为52%,2021年CR3为35%,CR5为55%2022 年是产能投放高峰,容百科技2022 年将达到 25 万吨产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厦钨新能,天津巴莫,振华新材 2022 年产能预计将分别达到 10 万吨,12 万吨,10.5 万吨,14.3 万吨和 7.3 万吨

对于市场产能扩张是否过于激进上述负责人认为,根据各大电池厂商的实际需求的情况来看,2025年整个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将到150万吨如果要在这个行业中具备一定影响力,产能要在30万吨以上预计扩产后,前三公司的市场份额会同比增长,其他小公司的规模会被压缩

记者注意到,主要原材料磷酸锂价格目前已达到50万元/吨,对于成本端上涨对毛利是否造成影响该负责人直言,下游电池厂商扩产速度实际上更快,车厂也在找电池厂商排队要货,由于公司本身正极材料供不应求,原料涨这么多,公司会向下游传导

他并说,对部分车厂而言,50万/吨的碳酸锂价格上实际已经是有点撑不住了,因为10万以下价位车型很难向下游再转嫁成本,可能一部分就必须自己消化,但各车厂今年为了抢占市占率都在咬牙硬撑预计在上游有效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至少今年上半年下游的需求还会不错磷酸锂的未来价格市场短期一直还是有分歧,但明年预期还是比较一致,即整个供应量上来后不可能这么报价,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将是有利的

业绩快报显示,长远锂科2021年实现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增长538.17%日前,公司发布一季度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为33.5亿元到34.5亿元,同比增长175.77%到184.00%,实现净利润为2.8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143.00%到177.72%对于一季度净利增幅低于2021年全年增幅,上述负责人表示,因2020年低基数效应,因此2021年增幅显得更大伴随着产能释放,预计今年营收规模会再上一个台阶

长远锂科主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宁德时代是其第一大客户,据悉已连续三年获得宁德时代优秀供应商称号,目前与宁德时代处于深度绑定状态。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下属企业主营业务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49%,58.43%和38.20%,可以明显看出长远锂科对宁德时代存在较高依赖。如未来宁德时代采购大幅下滑,将直接影响到长远锂科的业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头条新闻